動物溝通 照片 怎麼拍?拍出適合遠距動物溝通的好照片3要素

by pupuz1220
動物溝通 拍照片

為什麼要提供動物的 照片?

在進行動物溝通之前,我們需要滿足一個基本條件:讓大腦清楚地知道溝通的對象是誰。

「提供動物的照片」,不是什麼神秘學或魔法因素,而是基於生理心理學的原理,照片能幫助大腦認知與接收相關的訊息

直覺與大腦的作用

直覺是一種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大腦本能,能夠連結潛意識中的訊息。然而,直覺的反應訊息需要一個前提—清楚的目標對象。透過提供動物的照片,大腦可以迅速接收視覺刺激,進一步感知相關的直覺訊息。

  • 照片的作用是刺激大腦的視覺區域,而不是進行靈魂連結。

動物照片的科學基礎

大腦的視覺功能

人類大腦的視覺區域專門處理視覺訊息,照片能快速激發大腦對目標對象的辨識與理解。

坊間常有一些迷思,比如:「透過動物眼睛連結靈魂」或「拍照會鎖住靈魂」、「照片是靈魂的分靈體」
如果這種說法成立,那麼刪除照片會摧毀靈魂嗎🙂‍↔️

如何選擇適合的 照片?

為了讓大腦更準確地辨識對象,提供清晰、真實還原動物樣貌的照片是關鍵~

適合用於動物溝通的照片,選擇的要點:

  • 清楚的全身照片
  • 明亮高畫質的照片
  • 接近真實原色的近期照片

(每一位溝通師的喜好規定不盡相同)(參考看看)

延伸閱讀【Communicating With Animals From Their Photo

清楚的全身照片

讓動物的整體外觀清晰呈現,包含身體輪廓、毛色和獨特標誌,這能幫助大腦快速建構動物的完整形象。

眼睛不一定要看鏡頭,視線在鏡頭旁邊也沒關係。就算是白內障、眼球摘除也無所謂,眼睛長怎樣不是重點喔

動物溝通 照片
只拍到側臉的一隻眼睛也沒關係,全身都在畫面中就可以
動物溝通 照片
大頭滿版、局部半身,或是只有眼睛、只有臉,都是比較不適合刺激大腦直覺接收訊息的照片

明亮高畫質的照片

拍照前確定鏡頭乾淨、對焦在毛小孩身上,最好是光線明亮下拍攝的照片喔!自然光、室內光都可以,照片明亮清楚就是最好的了

動物溝通 照片
全身都在畫面中,自然光線明亮,動物的細節清晰呈現
動物溝通 照片
動態模糊、沒有對焦、大圖裁切、影片截圖,還有燈光昏暗、沒有夜拍,模糊不清的照片,比較容易影響大腦接收視覺訊息的敏銳度

接近真實原色的近期 照片

相機原始拍攝是最適合的,可以讓我看到毛小孩的本來面貌 ~

基本上越近期的照片越好,當天拍攝的新照片是最適合的

動物溝通 照片
套濾鏡、修圖其實也可以,跟現實沒有什麼落差的美照是很 ok ㄉ
動物溝通 照片
避免濾鏡過重或顏色失真的照片,過多濾鏡可能會改變動物的真實樣貌,誤導大腦辨識對象的特徵
色調完全抽離現實的濾鏡,真的請不要~~~
挑選拍攝照片的原則是「介紹你的毛小孩給第一次見面的新朋友認識」

動物的照片目的在於幫助大腦辨識溝通對象,進而有效地進行訊息傳遞。選擇適合的照片,拋開神秘學迷思,以科學基礎為依據,能讓動物溝通更順利且精準喔

Instagram 圖文懶人包版 【動物溝通照片怎麼拍—拍出適合遠距動物溝通的好照片

延伸閱讀【寵物溝通常問問題—4種問題這樣問更適合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